【本经】
何以知其然邪?夫弓、弩、毕、弋、机变之知多,则鸟乱于上矣;鉤饵、罔罟、罾笱之知多,则鱼乱于水矣;削格、罗落、罝罘之知多,则兽乱于泽矣;知诈渐毒、颉滑坚白、解垢同异之变多,则俗惑于辩矣。故天下每每大乱,罪在于好知。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,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;皆知非其所不善,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,是以大乱。故上悖日月之明,下烁山川之精,中堕四时之施,惴耎之虫,肖翘之物,莫不失其性。甚矣,夫好知之乱天下也!自三代以下者是已,舍夫种种之民,而悦夫役役之佞,释夫恬淡无为,而悦夫啍啍之意,啍啍已乱天下矣!
【译文】
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?弓弩、鸟网、弋箭、机关之类的智巧多了,那么鸟儿就只会在空中扰飞;钩饵、鱼网、鱼笼之类的智巧多了,那么鱼儿就只会在水里乱游;木栅、兽栏、兽网之类的智巧多了,那么野兽就只会在草泽里乱窜;伪骗欺诈、奸黠狡猾、言词诡曲、坚白之辩、同异之谈等等权变多了,那么世俗的人就只会被诡辩所迷惑。所以天下昏昏大乱,罪过就在于喜好智巧。所以天下人都只知道追求他所不知道的,却不知道探索他所已经知道的;都知道非难他所认为不好的,却不知道否定他所已经赞同的,因此天下大乱。所以对上而言遮掩了日月的光辉,对下而言销解了山川的精华,居中而言损毁了四时的交替,就连附生地上蠕动的小虫,飞在空中的蛾蝶,没有不丧失原有真性的。追求智巧扰乱天下,竟然达到如此地步!自夏、商、周三代以来的情况就是这样啊,抛弃那众多淳朴的百姓,而喜好那钻营狡诈的谄佞小人;废置那恬淡无为的自然风尚,喜好那碟碟不休的说教。碟碟不休的说教已经搞乱了天下啊!
这是《胠箧》的最后一段了,一共七段,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文,大抵外篇的内容都是这样吧。犹记未读《庄子》之前,对《庄子》的印象应该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派,好比古希腊的伊索一样,这一点是从读了外篇的头三篇中切身感受出来,确实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,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,用平实的话语,揭示深刻的道理,这样的表达确实很艺术,而我也一直很赞同任何艺术都应该属于人民,都应该服务于人民大众,就好像白居易、老舍那样,知识分子咂摸出平实背后的滋味,不识字的老幼妇孺也能够很轻易的明白他想表达的深层含义,这才叫真正的文学艺术。而《老子》于从小学经史子集的古人就真的可以算是小品文了吧?真心还是很向往古代的国学氛围的,人人知礼诵文,个个一手毛笔正楷,是有点书生意气的小荷童鞋所向往的。
然后这一段话还是在固执的表达那个贯穿全文的观点,是圣人传道而招致大盗,我也依然是不能够苟同,或许在以后的某时,能够对此有不同理解吧,或者尝试去读懂庄周童鞋更深层次的表达,但现在的自己,没有力气,也许和此时的心境有关吧!
其实在结果出来后的那几天,我看到自己床头摞的好高的书,都以为自己会没有勇气再打开了,但是,缓过劲儿之后抱着《1000题》开始认真的刷了起来,那一刻,我就明白,要站起来,除了自己,谁也替代不了你。也曾在难过的不能自已的时候和朋友哭诉,但怎样的规劝都好像无济于事,直到自己咬着牙坚强,然后,只要开始了,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接着往下走,不就是重新开始,重头来过吗?我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