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阳明十岁那年,他的父亲王华考取了状元,就要到北京就任。王华为表达孝心,就将父亲王伦接到北京来居住。王伦认为王阳明虽然跟随自己读了许多书,但是还未真正地接受体制化的学校教育,凭此是不能考取功名的,于是王伦决定携带王阳明一起赴京。
在赴京路过镇江的时候,王伦的一些朋友在金山寺宴请他,酒过三巡之后,大家诗兴大发。十一岁的王阳明作了一首诗,叫做《蔽月山房》,震惊众人。
山近月远觉月小,
便道此山大于月。
若有人眼大如天,
还见山小月更阔。
这首诗既反映了现实情景,同时也预示了阳明先生的未来成就。古人讲诗言志,从阳明先生这四句诗中,可以体会到少年阳明的一种未来指向。“山近月远觉月小”,山在我眼前,离我很近,月亮离我很远,我们就觉得山要比月亮大;可是如果有人的眼睛和天一般广阔,那么“还见山小月更阔”,就一定会觉得山太小了,反而月亮更阔大。
这就是境界,站的角度不同,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。视角决定了视野,你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观看这个对象、世界,这个对象、世界所呈现给你的状态是不一样的。在此意义上,转换视角,也是实现我们不同境界的一个手段。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
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——老子·《道德经》
一般人是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,所以看到的世界千差万别,有高低、大小、美丑,那我们也便总是喜欢美的、大的、高的。如果转移视角,用“道”的眼睛去观看这个世界,那么就没大没小,无高无低、无大无小、无美无丑、一切事物就其个体自身的存在来说,原本自足。这就是转换视角而达到不同境界的例子,生活的日常事例是这样,哲学也是这样。
人生第一等事从史料记载上可以看到,王阳明上学之后的表现并不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学生,有时候还比较顽皮。有一天王阳明突然问先生,何为人生的头等大事?
先生告诉他,读书、登第、做状元,最好像乃父王华那样,成为状元,那就是人生头等大事。
王阳明怀疑地说道,读书、登第恐怕不能算是头等大事。先生问他,那你说什么是头等大事?王阳明说,读书做圣贤,那才算得上头等大事。正当王阳明说这话时,他的父亲王华先生刚好从学堂前走过,笑着对他说,你还想做圣人?
十二岁的王阳明所说的,读书做圣人是人生头等大事,可不是一个少年的随口一说。后来刘宗周先生也记录了一件事情,阳明先生头天讲,我要读书做圣人,第二天,他的那些玩伴又来找他。王阳明非常认真地对他们讲:“我不跟你们玩了,从今天开始我要做圣人了。”
可以看出,王阳明是认真的,他立即把读书做圣人的理念观点落实到行动。
阳明年少立志王阳明十二岁时说读书做圣人,这就是少年立志。王阳明后来不断地谈到立志的问题,比如说他在讲学中提到的第一条也是立志。他经常表达的一个意思是:“一个人一生有没有成就,取决于他有没有志向,虽然立志不一定能够完全达成那个志向,但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有志向的人,人生的成就实际上就是他的志向的实现。”在这个意义上,什么志都不立必然是一事无成。
什么叫做志?心之所在谓之志,心在哪里,我们的志就在哪里。如果仔细地反观一下我们自身,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身统一的,我们内在的一种观点、精神、心灵状态,一定会通过我们现实的行动、活动来体现出来。心在哪里,行动一定会跟着往哪个地方去,我们人的日常生活、人本身的生命结构、生命状态就是这样。所以志不立,事必不成。
如果稍微抽象和宽泛一点谈,建立一个志向就好比是为人生建立了一个坐标原点。有了这个原点,我们才有可能四个维度无限伸展,最后都返回于这个原点;没有这个原点,我们不可能有真正人生事业的无限拓展。
不仅仅做圣人要立志呢,做任何事情都要立志。哪怕出家做和尚,第一件干的事情也是立志。有人说和尚都看破红尘了,还要立什么志?发四弘誓愿,不就是立志吗?众生无边誓愿度、烦恼无数誓愿断、法门无尽誓愿学等等,这不是立志吗?
阳明先生十二岁立志,为他此后的生命道路建立了一个坐标体系原点。他此后的生命活动,也只不过是他圣人之志的实现。
从今天来看,阳明先生十二岁立志这个事情,对我们应有所启发。不论是从事什么行当,对自己的未来有无期待,就取决于你的心之所在